北斗聚焦 | 北斗系統作為“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發布;2022世界計算大會“數據賦能與北斗應用”主題論壇召開
周
報
第一百零九期
2022/11/7-2022/11/13
★
★ ★ ★
★
NO.1
北斗系統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成功發布

11月9日至11日,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舉行。8日下午,“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實踐案例發布展示活動如期舉行,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向世界發布展示“北斗系統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
冉承其表示,“萬物互聯、人工智能”的信息化數字時代正在到來,它需要“更高性能、更加可靠、更好服務”的時空底座。作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四大供應商之一的中國北斗,已在2020年完成了全球組網,開始向全球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北斗時空基準正在為全球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在廣袤的非洲大陸,30多個國家正在應用北斗。莫桑比克萬頃水稻上,基于北斗的無人機大大提高了植保作業效率。布基納法索的一家新醫院因北斗,讓建筑測繪時間節省一半,它的快速建成對包括新冠疫情在內的當地傳染病防治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樣因北斗而受益的還有塞內加爾的高速公路建設。
在我們亞洲,塔吉克斯坦的薩雷茲湖大壩監測、中吉烏公路貫通、中哈原油管道輸送、中歐班列的日常運行,都離不開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默默守護。此外,在阿拉伯國家、在東盟,北斗應用日益廣泛,涵蓋農業生產、城市治理、野生動物保護等各個領域。
面向世界,北斗已進入民航、海事、移動通信等國際組織標準體系,正加快融入國際工業體系。獨具特色的短報文通信可以讓用戶發送精確位置和信息,這無疑能讓搜救領域實現“質”的變革。甚至可以與手機完美融合,“一機在手,永不失聯”。
來源: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圖:中國日報記者 魏曉昊 攝
★
★ ★ ★
★
NO.2
2022世界計算大會“數據賦能與北斗應用”主題論壇召開

近日,2022世界計算大會“數據賦能與北斗應用”主題論壇在長沙召開。
本次論壇聚焦北斗技術創新和前沿應用,探討數字經濟時代數據要素發展新路徑,為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提供新觀點、新思考。
此次論壇分為線上視頻分享和線下主題演講。其中,在線下演講中,歐洲科學院院士、河南理工大學學術副校長金雙根院士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80%的位置服務需求恰恰是來自于室內或地下,北斗+遙感和5G的融合,相互配合形成“衛星主外、5G主內”的局面,可實現從室內到室外的無縫連接,實現萬物互聯的時空信息應用與服務,具有重要的專業、行業和大眾應用前景。
在線上視頻分享中,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秘書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博指出,以北斗信息為抓手,可以串聯起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關鍵技術。隨著北斗產業的蓬勃發展,必將帶動各種先進技術在市場、行業、應用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
據了解,我國北斗相關產品已出口120余個國家和地區,向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充分彰顯“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發展理念。
來源:紅網
★
★ ★ ★
★
NO.3
《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發布:北斗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月7日發布的《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顯示,截至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39.8%,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之一。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激發澎湃動力,數字化成果多點開花。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末,我國5G基站總數達222萬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5G網絡;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2021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總體產業規模達到4690億元;工業互聯網、農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預測稱,2022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將達到4.4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64%。
白皮書稱,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中國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信網絡等新技術新應用,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以中國北斗系統建設為例,2021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總體產業規模達到4690億元;醫療健康、遠程監控、線上服務等下游運營服務環節產值近2000億元,北斗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圖源于新華網
★
★ ★ ★
★
NO.4
國網雅安電力為高寒覆冰線路安裝北斗“智慧眼”

施工人員正在安裝北斗短報文覆冰拉力監測裝
近日,四川省雅安市高寒山區輸電線路110千伏滎干線首次完成北斗短報文覆冰拉力監測裝置安裝,這也是雅安電網首次安裝該裝置。該裝置安裝后,將有效提升全市高寒山區輸電線路安全可靠運行水平。
據介紹,在覆冰區段加裝北斗短報文技術的覆冰拉力監測裝置,采用軍工級北斗通信模塊,可實現北斗高精準定位和無信號區域的北斗短報文等技術,能實時將線路覆冰、周邊環境等數據回傳至輸電監控中心。監測裝置安裝完成后,可通過后臺實時監測線路覆冰厚度變化,避免冬季線路覆冰后線路運維人員現場巡視、觀冰,降低冬季人員野外作業的安全風險。
同時,通過線路覆冰曲線變化和氣象預警,可以進一步分析研判線路覆冰趨勢。通過長時間對線路覆冰曲線觀測和歷史數據分析,為冬季覆冰嚴重線路停運避險、制定迎峰度冬線路巡檢策略提供依據。
下一步,雅電集團還將繼續在覆冰情況嚴重的220千伏漢音蓑衣嶺段安裝北斗短報文覆冰拉力監測裝置,進一步加強輸電線路數字化分析能力,有效提升雅安電網智能運維水平。
來源:雅安日報
圖/曹頎
文/雅安日報記者楊宇龍
★
★ ★ ★
★
NO.5
杭州臨安區水文測報能力提升建設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近日,臨安區水利水電局組織召開2022年臨安區水文測報能力提升建設項目驗收會。
今年是臨安水文測報能力提升建設計劃的最后一年,項目總投資700萬元,包括新建流量站3個,新建水位站2個,改建雨量站26個,改建水位站70個。通過3年建設,新建成的站點采用了雷達、多普勒等當前先進的水雨情測報技術和設備,全面引進了國產北斗通訊系統,與4G通訊系統形成通信網絡“雙保障”,全面提高水雨情信息的采集、傳輸能力,全區的水文測報能力和技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目前,臨安境內水雨情監測站網覆蓋率達到16平方公里/站,實現全區水系、大中型水庫、?、裥图爸匾、蛐退畮烊采w。其中全區5個中型水庫、21個國家基本雨量站、4個水文站、鎮街河道水位站、部分小型水庫和小流域站都配備了北斗通信設備,水文測站基本實現北斗衛星通信設備覆蓋。
來源:杭州市林業水利局
★
★ ★ ★
★
NO.6
北斗賦能內蒙古電科院計量中心營銷數字化轉型

為實現計量技術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目標,電科院計量中心立足蒙電實際,深刻把握集團公司營銷發展方向與公司數字化轉型戰略決策,依托集團公司2020年科技項目“基于北斗時空量的電力計量遠程集抄技術的研究及應用”,率先開展北斗通信在電力營銷專業的融合應用。
項目應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RDSS短報文通信技術、RNSS定位技術和RNSS授時技術,將北斗時空量技術融入到電力計量數據的流程管理中。利用北斗衛星通道完成電力數據的上傳、集抄命令的下發、計量參數的設置等工作內容。在原有的營銷采控系統數據傳輸鏈路中增加北斗前置服務器,用于接收終端上報的數據及轉發主站給采控終端或電能表的命令,并將上傳下達的數據按照北斗報文協議與主站通信協議要求進行轉化;在原有采集設備層更換原有無線公網上行通信單元為低功耗嵌入式北斗通信模塊,無需其他任何改動即可實現北斗信道的切換,以徹底解決在運營商公網不能覆蓋區域的電力集抄問題。
截至目前,項目已在呼和浩特、烏蘭察布兩個供電公司成功運行,項目的成功實施,標志著內蒙古電網首次運用北斗衛星通道實現電能量信息的集抄采集,對提高內蒙古電網內抄表成功率及電網的智能化水平具有突出的意義。
來源:中國電力網
★
★ ★ ★
★
NO.7
第十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延期舉辦

尊敬的各界代表、各參展單位、各合作單位:
根據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第十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主辦單位經與多方協商后研究決定,原定于2022年11月16日至18日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延期舉行,具體舉辦日期另行通知。
因會議延期舉辦給各界代表、各相關單位和參展單位帶來的諸多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萬物復蘇必有時,疫去安來春可期。衷心感謝國內外同仁和社會各界人士對第十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的支持和關注!
特此通知。
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組織委員會
2022年11月10日
來源: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圖源自網絡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