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聚焦 | 集成超百座電力北斗基站位置信息 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我國北方海區開放海上北斗安全信息播發業務

來源:今日北斗   11月前   

第一百十五期

2023/01/02-2023/01/08


★ ★ ★

NO.1

集成超百座電力北斗基站位置信息 我國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圖片


近日,我國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通過采集各電壓等級輸變電設施的物理數據,在網絡云端構建數字孿生電網,全面提升了電網的智慧運檢水平。

全息數字電網,相當于真實電網高精度的三維數字“沙盤”,可以為作業無人機、機器人等提供智能導航、專家輔助等支持,相當于為電網運維檢修裝上了“千里眼”“順風耳”,電網每一厘米的變化,都會及時反饋到數字電網中,實現從電網建設到后期巡視、檢修、故障處理等全流程數字化管控。

國網江蘇電力設備管理部副主任 錢波:全息數字電網融合了北斗通信、云計算、人工智能以及時空大數據等技術,集成100多座電力北斗基站的位置信息。我們通過加快應用數字化技術,大大提高了電力保供能力,江蘇電網故障處理的時間也將整體縮短約10%。

據國家電網介紹,當前正處于迎峰度冬的關鍵時期,國家電網經營區最大負荷已達9.3億千瓦,同比增長2000萬千瓦,2個區域電網、7個省級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的最大負荷已超過1億千瓦。國家電網將充分利用全息數字電網等科技手段,更好支撐電網安全可靠運行和迎峰度冬電力保供。

國網無錫供電公司生產管控中心項目負責人 陳曉偉:這套數字電網有智能研判的功能,有效提升了安全隱患、線路故障的發現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大大提高了電網運檢、搶修效率。

全息數字電網是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試點,不僅極大提高電力保供能力,更將推動電力系統的加速轉型升級,為我國乃至全世界通過數字技術提升系統安全運行水平貢獻了新的技術方案。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環球網


★ ★ ★

NO.2

我國北方海區開放海上北斗安全信息播發業務

圖片

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通信中心工作人員利用北斗系統進行海上安全信息播發。


記者28日從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獲悉,經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批準,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岸電臺近期開通北斗安全信息播發業務,面向我國北方海區播發航行警告、氣象警告、氣象預報等與船舶航行安全相關的北斗海上安全信息。

據介紹,北斗安全信息播發業務是基于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自主研發的北方海區北斗通信服務平臺,面向公眾提供基于北斗短報文(北斗導航定位系統的獨特功能)的海上安全信息播發服務,通過海上安全信息通播和船舶單播兩種通信方式,向用戶播發航行警告、氣象警告、氣象預報等航行安全相關信息,為廣大用戶提供基于船舶位置的安全信息精準播發、自動推送、船舶安全信息自主查詢、航線安全信息定制等服務。廣大用戶不僅可以通過船載北斗終端進行使用,還可以結合手機App,感受船舶管理、位置監控、航行軌跡查詢、收發短信等便捷服務。

  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心開通北斗安全信息播發業務是北斗衛星在北方海區航海保障領域的具體應用實踐,將為海上船舶航行安全提供更加多樣化、更加完善的安全信息服務保障。


來源:新華網天津

記者 周潤健

圖/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


★ ★ ★

NO.3

國內首個“北斗 + 地圖”雙高精聯合實驗室成立

圖片


近日,百度地圖與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達成合作,正式宣布成立“武漢大學-百度地圖北斗協同高精定位技術聯合實驗室”。這也是國內首個“北斗 + 地圖”雙高精校企聯合實驗室,即高精度定位 + 高精度地圖。

據介紹,聯合實驗室將基于雙方在北斗協同高精定位技術和應用的積累,充分整合優勢資源,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并將重點開展關鍵技術共研,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強行業交流。


來源:IT之家


★ ★ ★

NO.4

應用北斗系統構建核心算力,高德在全國近360個城市上線“綠燈導航”

圖片


近日,高德地圖宣布上線“綠燈導航”功能,可在用戶駕車導航至某些紅綠燈路段時,根據車輛當前實時位置、即將通過的紅綠燈路口距離、車流量等綜合信息,實時推薦建議的車速范圍,從而幫助用戶實現“一路綠燈”的理想通行效果,緩解駕車過程中的過燈焦慮。

據了解,該功能實現的底層基礎是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連續穩定、精準高效的定位能力,以及依托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等前沿技術構建的核心算力。目前,高德綠燈導航已在全國范圍近360個城市上線。

據了解,高德“綠燈導航”為被動觸發的產品功能,用戶在駕車導航過程中,行進到滿足綠波條件(即通過協調控制一條主干道中的數個交通信號燈,使得行駛車輛在理想狀況下,可以一路不遇紅燈、或者少遇紅燈地通過這些路口)的路段時,即會自動觸發,實時提示用戶保持在什么樣的車速范圍內,就能夠趕上單個或多個路口綠燈。


來源:央廣網


★ ★ ★

NO.5

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甘肅分中心建成投運

圖片

圖片源自金昌紫金云數據中心


近日,甘肅電投集團依托金昌紫金云數據中心打造的國家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甘肅分中心及相關示范應用系統建成投運,已具備提供時空數據信息服務的能力,標志著甘肅有了自己的“北斗數據中心”。

2022年7月,甘肅電投集團精準把握政策方向,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優勢,爭取到了建設運營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甘肅分中心這一重點項目,并搶抓工期趕超進度,歷時3個月完成項目建設、成功投運,使北斗數據中心、北斗時空信息平臺及水電站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北斗時空碼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切實推動了能源電力產業數字化變革,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據悉,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甘肅分中心將匯集和整合西部地區北斗相關行業數據與業務數據,為國家北斗數據中心提供數據和資源,共享國家和行業的數據資源,統籌利用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打破數據壁壘,化解信息孤島,為甘肅省及西北地區各行業提供北斗應用服務、數據服務和分析決策服務,綜合提升國家信息資源服務能力。同時,通過促進北斗產業運營服務、數據產品、核心硬件的發展,建立產業聯盟,加快形成北斗產業生態圈,不斷整合資源、系統、應用和服務,提升城市的智能化運營水平。


來源:每日甘肅、甘肅日報

文/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謝曉玲


★ ★ ★

NO.6

山西:智能攝像頭 北斗定位儀 太原城管信息采集車亮相省城街頭

圖片


近日,安裝有智能攝像頭、北斗定位儀以及車載智能平臺系統的9臺城管信息采集車,亮相省城街頭,實現了井蓋破損、占道經營等13個類城市管理案件的智能采集。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市城管指揮中心瞄準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視覺分析技術、北斗定位、大數據等城市管理前沿科技,經調研,與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合作開發AI智能識別系統——在信息采集車上安裝“市容AI智能識別器”,采集車可自動識別城市管理問題,將“捕獲”的實時圖像上傳至后臺,通過無感實景采集、AI智能分析、智能篩查、數據推送等流程,將采集數據上傳至市城管中心平臺。去年試運行期間,安裝了智能識別系統的采集車,共發現城市管理問題2954件,立案派遣2209件,協調處置2200件,處置率高達99.59%。


來源:太原日報

文/攝 記者 任曉明 通訊員 曉兵


★ ★ ★

NO.7

河南:鄭州完成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升級改造 邁入“北斗三號”時代  

圖片


1月5日,記者從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鄭州市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已圓滿完成“北斗三號”升級改造,正式提供數據服務,這標志著鄭州市在全省率先邁入“北斗三號”時代。

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相當于衛星的“地面信息接收站”,負責對衛星發回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隨著我國“北斗三號”的開通和推廣運用,鄭州市現有的衛星導航基準服務系統已無法滿足“北斗三號”全頻率信號接收和處理要求。

升級改造后的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集成了米級、分米級、厘米級和后處理毫米級四類高精度服務,能夠兼容BDS/GPS/GLONASS/Galileo多系統,在定位精度、系統可靠性、覆蓋區域以及可用性等方面有了顯著提高。

 “此次升級改造將極大拓展北斗應用的行業領域和市場空間?!编嵵菔凶匀毁Y源和規劃局二級調研員李躍升表示,未來,北斗高精度應用將從專業領域走向大眾領域,為自動駕駛、智慧城市、救災減災、農業現代化等提供高精度空間定位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北斗”力量。


來源:鄭州日報

記者 趙一帆

圖源于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