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聚焦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寧夏打造北斗應用人才培育新平臺;湖北北斗智慧農機忙春耕

來源:今日北斗   9月前   

第一百二十一期

2023/02/27-2023/03/05


★ ★ ★

NO.1

中共中央、國務院:加快5G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大力推進北斗規模應用

圖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規劃》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規劃》指出,要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一是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加快5G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大力推進北斗規模應用。系統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促進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引導通用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整體提升應用基礎設施水平,加強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二是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構建國家數據管理體制機制,健全各級數據統籌管理機構。推動公共數據匯聚利用,建設公共衛生、科技、教育等重要領域國家數據資源庫。釋放商業數據價值潛能,加快建立數據產權制度,開展數據資產計價研究,建立數據要素按價值貢獻參與分配機制。


來源: 新華社


★ ★ ★

NO.2

寧夏:打造北斗應用人才培育新平臺 成立寧夏時空北斗產業技術研究院


2月23日,記者從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為進一步加快推進北斗系統在經濟社會各領域規?;疃葢?,滿足社會對北斗應用人才的需求,我區于近日成立寧夏時空北斗產業技術研究院。

據介紹,該研究院由寧夏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國科新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寧夏空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屬非營利性社會組織,致力于打造集北斗技術創新、學術交流、成果轉化等功能于一體的高位平臺,同時加強我區北斗技術研發人才、應用人才的培育和引進,賦能“六新六特六優”產業發展,助推我區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

自2021年4月投運以來,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寧夏分中心已成為全國第三個完成驗收的省級北斗分中心,被列為“國家北斗科普基地”。目前,北斗系統已經全面服務經濟社會各領域各行業各方面,成為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隨著北斗系統應用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北斗應用人才缺口也不斷加大,急需培養一大批北斗系統相關專業人才,服務北斗產業應用。


來源:央廣網、寧夏日報

記者 丁建峰

圖源于寧夏工信、軍民結合推進處


★ ★ ★

NO.3

湖北武漢:“北斗”加持,智慧農機“搶春”備耕忙

圖片

安裝了北斗系統的旋耕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通訊員曾智 攝


一百畝地,十人播種,需要用一天時間。換上裝有北斗系統的無人機播種,需要用多長時間?在黃陂區李家集街暢享榮達農機專業合作社,答案是不到兩小時。

“目前,合作社里已有5臺旋耕機、插秧機裝上了北斗系統?!睍诚順s達農機專業合作社經理蘭燕紅介紹,該合作社有1300畝土地,主要用于種植小麥、油菜、水稻、大豆等作物。從2019年起,合作社引進裝有北斗系統的無人機,用于播種、打藥,耕種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合作社的旋耕機、插秧機等農機也逐步裝上北斗系統。蘭燕紅介紹,用上北斗系統后,不管農機走到哪,都會留下運行軌跡,精確度可達厘米級別?;诖?,北斗系統還能及時且準確地計算出耕種面積。這些都由系統完成,農戶們只需看手機,就能對耕種范圍、面積、翻耕深度等情況一目了然。如今正是小麥生長期,裝有北斗系統的農機在為小麥除草上“大展身手”。

“用上北斗系統,不光能提高耕種效率,也能實現農田精細化管理,我們還享受到了國家補貼?!碧m燕紅介紹,她計劃將合作社的烘干機、收割機等農機全裝上北斗系統,全面實現智慧化耕種。

目前,黃陂安裝北斗農用智能監測終端超過594臺,農機數字化作業面積累計突破200萬畝。據介紹,為更好服務糧油生產,黃陂計劃再支持安裝250臺以上的北斗農用智能監測終端,同時,著力用好北斗終端數據,對水稻機插、小麥機播、油菜機械播栽開展作業補貼,給種植大戶穩糧擴糧吃上“定心丸”。


來源:長江日報

見習記者郭淞冰 通訊員黃宣

圖 通訊員曾智 攝


★ ★ ★

NO.4

順利驗收!電科網通北斗實時高精度室內外定位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圖片


近日,電科網通承研的“北斗實時高精度室內外定位技術研究及芯片終端研發與應用推廣”項目通過驗收,成果的完成將加速推進北斗技術應用與產業化。

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物聯網應用興起,室內定位成為剛需。但由于室內定位信號強度容易受遮擋環境、電磁、無線電等因素干擾,技術橫跨通信和導航兩個領域,難度極大,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點。通過項目實施,電科網通突破了衛星信號接收處理和高精度定位算法關鍵技術、開發了實時厘米級精度北斗/GNSS衛星定位導航芯片、攻克室內復雜空間環境與導航信號作用機理、室內定位多源誤差傳遞機制與混合智能定位理論、室內大規模人群時空行為模式及自適應位置服務機制等關鍵技術,解決北斗導航室內定位“最后一公里”難題,進一步豐富了北斗衛星導航和室內外無縫定位理論體系,促進了國內北斗定位技術及行業應用的發展。


來源:中國電科

通訊員/李燕茹


★ ★ ★

NO.5

內蒙古呼倫貝爾:北斗農機在阿榮旗廣袤耕地上施展智慧


隨著氣溫回升,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春耕備耕已全面展開,基于北斗的自動駕駛農機、無人機等已經充分應用,在廣袤的耕地上施展著智慧。

在北斗高精度的助力下,自動駕駛農機、無人機等能夠按照既定路線進行精準作業,作業重疊率有效減少,精細化程度顯著提升。當地農民可以通過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實時掌握作業路線、作業軌跡、作業面積等信息和土地平整深度等數據,耕地信息“動”了起來,有效提高農業生產的作業效率。

同時,技術人員通過對農機數據的動態監測和及時分析,實時發現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為春季搶墑播種提供決策依據,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民生產,提高了春耕備耕工作的精細化水平。


來源: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 ★ ★

NO.6

新疆:火燒云鉛鋅礦將開發,北斗助力無人化礦山開采

圖片

火燒云鉛鋅礦


近日,亞洲最大鉛鋅礦——新疆火燒云鉛鋅礦將投入開發。作為特提斯世界級鉛鋅礦帶內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開發將提高我國鉛鋅資源保障率。據悉,火燒云鉛鋅礦將運用北斗智慧進行開發。

火燒云鉛鋅礦將使用礦業開采最先進的設備,借助北斗、5G等技術,建設無人化、智慧化的礦山,精準施工、精準勘探、精準開采,提升作業效率,有力保障作業安全。

此前,在其他礦山的開采中,北斗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應用,能夠為火燒云鉛鋅礦的開采提供寶貴經驗。

四川涼山拉拉銅礦垂直最高差達735米、坡陡約35度,當地運用支持北斗系統的礦山安全監測終端,全天時、全天候地接收衛星信號,對排土場邊坡位移進行精準監測,有力保護了工人生命安全以及礦山生產安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礦山運用北斗等技術手段進行了位置數據等的記錄和傳輸,進行集中處理和智能分析,并與風險識別、信息化預警等技術高效結合,實現了對礦山、?;?、水電等領域重大風險源的全生命周期監控與預警管理。在內蒙古包頭市白云鄂博礦區,基于北斗的智慧安全監管平臺成功預警塌方事故,保護了礦工生命安全。

未來,北斗將更好地服務礦山開采中的多個生產環節,提供更多應用場景,為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支撐,為國家重要資源保障提供科技屏障。


來源: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 ★ ★

NO.7

內蒙古:北斗衛星找駱駝 阿拉善荒漠草原的“黑科技”

圖片

圖為烏尼孟和正在調整駱駝脖子上的定位器。烏尼孟和供圖


3月春回大地,阿拉善高原上陸續迎來小駝羔生產季,圖門巴特爾家卻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他家的百余峰雙峰駝如今正散布在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巴音筍布日嘎查的6萬余畝荒漠化牧場中,“我給駱駝群裝了十幾個定位器,手機定時推送位置。即使坐在辦公室,心里也不慌?!?/span>

“在阿拉善,每峰駱駝的放養活動半徑在30—100公里,牧民有時為找一峰駱駝耗時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如今因為智能放牧設備,牧民可以及時發現走失駱駝的走向、準確判斷并找回和管理?!睘跄崦虾褪前⒗泼税⒗谱笃旒倚蟾牧脊ぷ髡镜难芯繂T,是智能游牧系統的發明者。

2000年,烏尼孟和開始研發適合駱駝游牧特點的智能放牧系統。核心是利用物聯網技術,把畜群的位置、運動軌跡等信息通過監測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可以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實現遠程放牧、全自動統計、實時掌握牧場信息、及時獲取異常報警信息等。

實踐證明養駝牧戶每年可節約放牧時間最少50%,放牧成本每年節約最少5000元。如果家畜的游牧規律與氣象數據綜合分析,還可以掌握生態系統變化規律。

如今,在阿拉善,像圖門巴特爾這樣的用戶還有500多戶,他們使用2000多臺北斗定位設備,管理著2萬—3萬峰駱駝?!耙坏橊効拷F路,app還會自動報警?!?/p>

除智能游牧系統外,烏尼孟和還牽頭研發了智能飲水系統、橋接技術等。2022年,以此為基礎的《內蒙古阿拉善荒漠草原生態畜牧業智能化管理探索》入選2022年全國智慧農業建設優秀案例。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奧藍

END